作者:張新元
(1)靈黿記
盤古開天劈地,功成欲退,恐後世迷失天性,遂將手中之巨斧,化作昆崗。方三萬里,高萬仞,橫東西,斬南北,柱天安地,萬物唯仰。山上靈石清泉,山下林木成蔭。山頂有水曰天池,清澈見底,漣漪不生。池中有島,圍數丈,白玉為之,溫潤明淨,親和可人。島上有一珠,曰良心珠,此珠乃開天巨斧之靈犀所聚,上得大無聖天無限之神聖;下得盤天皇徹悟之靈妙,每逢深夜,靈光四起,明於人之夢中。但凡有所迷失、或心有不誠之人,被聖光照臨,皆心生愧念。上古之時,之所以民風純厚,人心樸實,實賴此聖珠之功也。
且說昆侖生成之時,有一黿于天池同生也。此黿者,乃先天之靈物,且生於天池之中,真乃天生之福也。靈黿日仰天光,夜聚地氣,潛心修行,數千年不掇。一日靈黿暗思之曰,以我之靈異、以昆侖之聖境,何以修數千年而不歸真。女媧天皇心性清靜,不大理會俗務,多的是將我忘了。於是向天祈曰:
媧祖天皇,福德無量,
造人置物,恩被三光。
想我靈黿,先天之體,
日浴天池,夜沐珠光,
千年修煉,尚未成真,
媧祖純善,亦應察然。
祈之良久,不見天應。是夜良心珠靈光大放,靈黿愧之曰:“天覆地載,萬物皆然,厚此薄彼,非天之行。數千年修煉而未成真,當是我俗念未淨”。於是又靜心修煉了一千年,仍未見成真。又思之曰:“媧祖淑均向閑,不大理會俗務,而風凰天皇冰成玉就,靈犀非凡,祈之定應”。於是向天祈之曰:
風祖天皇,靈威無尚,
平心靜氣,引導八荒。
想我靈黿,先天之聖,
日仰天光,夜懷真良,
千年修行,尚未成真,
風祖聖靈,不可失然。
祈之良久,依舊不見天應,是夜良心珠靈光大明,靈黿曰:“看來我俗氣太重”。於是又清修了一千年,仍不見功。靈黿細想,天地三聖,媧風二祖遠在高天,而凡塵俗務當屬於神龍所管,倘若祈之,定當有應。於是向天祈之曰:
神龍聖威,天地變色,
滋養蒼生,疏導不明。
想我靈黿,先天之聖,
日懷崇敬,夜生感念。
千年修行,尚未成真,
神龍聖明,早察我功。
方祈罷,只見北方天際,風雲大起,須臾之間,神龍至於昆侖曰:“老黿為何無故叨擾天威,你雖天生俗胎,然天何偏之有乎。生你昆侖之上,天池之中,此乃先天之聖地,人間之仙境,成真于否,何別之有乎。雖天性不同,但事在人為。媧天皇以先天之聖體,亦難免落俗受難,你雖天生之俗黿,倘若一心向道,千萬年不改,亦上天之德也。若將你俗氣化盡,何愁功之不成”。靈黿曰:“多謝神君指點,但不知良心聖珠是何方聖物,我幾欲近觀而不能遂之者何也”。神龍曰:“良心珠乃盤天皇開天劈地之巨斧靈犀所致,自是靈異無比”。靈黿曰:“昆侖之上有枚先天靈芝,於昆侖同生、於天地同長,倘若食之,定能元氣大增。老黿日夜守護卻不敢有私,今獻於神君,且為笑意。天地三聖,媧風二祖不落俗務,而神君夙夜不寧,養育蒼生,實為天地之首也。況媧風二祖柔弱有餘,而剛正不足,豈可定天立地乎”。神龍曰:“媧風二祖乃先天之聖,心懷無比純善,而無私心雜念,故只能行引化之功,老龍不及兩位天皇之心念,固且行懲戒之力”。說罷接過靈芝一看,果見靈芝靈光熒熒,紫氣縈繞,不覺心下大悅。食之更覺神清氣靜,五內俱明。靈黿見神龍將靈芝食之,不覺心中輕道:“先天之聖,亦難免俗道,而我天生俗黿,又何苦清修萬年。他能貪靈芝為私,我何不據聖珠為已有”。計謀一定,遂曰:“老黿雖是俗體,然一心向天,但乞神君明示,以企早成正果”。神龍曰:“良心聖珠夜夜照臨,你尚不覺,足見你俗心之重。上天無偏,何來近徑可圖”。靈黿曰:“我仰聖珠已有數千年,倘能近觀,一則可化我之私,二則可圓我之夢,但求神君恩示”。神龍曰:“良心聖珠,安天定地,靈異非凡,尚有不測,必致人心不古,雜說四起。故我設有‘無私無畏,天道大光’之神咒,如之三遍,方可近之。你且適可而為,若犯天威,我等罪在不舍”。靈黿曰:“我雖屬俗道,但亦先天之聖,豈可枉為”。說罷躬身送神龍北歸。是夜靈黿咒之曰:“無私無畏,天道大光”。如之三遍,果踏波登島。近的良心珠,但見良心珠大若雞卵,通體透白,靈光瑩瑩,神異非凡,不覺喜道:“果乃天地之聖物,倘若據為私有,神功必是大進。”遂張口吞之,頓時天昏地暗,星月不明。
且說風天皇在高天清修,不覺心神一動,心下大驚,忙於媧天皇曰:“不知何故,我心神失甯,媧祖察之”。女媧天皇曰:“我亦有感”。遂往下界一看,不覺驚道:“昆侖老黿,私吞良心聖珠,我等何可圖之”。風天皇曰:“神龍失察,待我倆下界,討還聖珠”。二位天皇下的天界,至於昆侖。靈黿曰:“二位天皇屈尊下界,有何諭命。”女媧天皇曰:“良心聖珠,乃先天之靈物,豈可私有,你且歸之,以保天地之真”。靈黿道:“我雖俗身,亦有道心,欲借聖珠之功修成正果,有何不可。倘若二位天皇助我成真,我據聖珠何用之有焉”。女媧天皇曰:“事在人為,不可枉于天道。修身在心,豈可用強,如此你枉為先天之聖也”。鳳天皇曰:“你如是行徑,既成仙道,亦於凡俗無異”。靈黿曰:“天威雖盛,卻不懲俗身,我既為俗身,何懼之有也”。二位天皇無奈,且去北海找神龍商議。神龍臥於沙灘之上,見二位天皇駕臨,不覺聲淚俱下。女媧曰:“神龍何故如此”。神龍曰:“我私受老黿之靈芝,痛遭天父所棄,已墮於俗塵”。女媧天皇曰:“我等乃先天之靈聖,天地之至尊,靈芝雖靈,于我等何益。鳳妹快向天父祈求,或可解神龍之難”。
二位天皇遂向天祈之曰:赫赫天父,萬天之聖,胸懷無極,至真至純。神龍私受靈芝,罪在不赦,但願天父能赦神龍之過,我二人願替他承擔一切責罰。天父曰:“事在人為,罪在已身,赦於不赦,有何區別。你二人深體天道,寬懷無私,豈可加罪。貪為萬惡之首,身為上天之子,且不能省身自明,實罪在不舍。但念你二人心懷,且為神龍超功一等,至於他能回歸何等境界,就看他自身的造化”。二位天皇大喜,向天祝曰:“赫赫天父,胸懷無量,至真至純,永懷光明”。祝罷于神龍曰:“你且駕雲臨空,看能到的何種境界”。神龍曰:“多謝天父寬懷,多謝二位天皇高義”。神龍駕雲臨空,只至的紅塵之中,不覺歎曰:“看來我俗氣太重,只落個俗神。從此再也聽不到純正的天音,再也聽不到天父的真言”。女媧見神龍只落個俗神,不覺歎曰:“我三人乃先天之聖,本應在高天享受清靜之福,卻不想神龍從此斷了天恩”。乃對神龍道:“神龍雖為俗神,仍為天地間至高之神靈,征討殺伐之職責不變,萬物萬類仍要以你為宗,我三人且往昆侖,將良心珠討還再說”。
三聖到的昆侖,神龍對靈黿曰:“我乃先天之身,亦難免俗道,你乃天生俗黿,心懷雜念,且不為過。知錯既改,亦近天道,你若還的良心聖珠,何罪之有也”。靈黿曰:“神君乃先天聖體,且落於俗套,而我天生俗身,何可期於正果。反正我乃不死之神仙,游于俗宅之中,也免得清修之苦,況有神君作陪,亦不為恥焉”。神龍大怒,舉雷電欲擊,只見靈黿靈光大放,神龍驚曰:“聖珠乃先天之聖物,何可以力取之,二位天皇且赦老龍之無能”。媧天皇曰:“此乃天意,非我等可為”。轉而對靈黿曰:“昆侖乃先天聖境,你已不宜居之,無論還珠於否,均須他往”。靈黿道:“媧天皇乃天地之祖,詔命豈敢有違,但祈天皇賜下棲身之地,老黿感激不盡也”。媧天皇曰:“南山乃妖異靈怪所居之地,你身懷聖珠,或可感化異類,造福下界。是福是禍,均在自身,天命難違,我等宜各安其命”。說罷於風凰歸於九霄。
神龍送走二位天皇,對靈黿曰:“二位天皇不近俗塵,天地之間唯你我為尊,但願你能念乃二位天皇之德,且莫枉為。天皇此去,定要造天設神,以安天定地,引導群倫,至的那時,我二人方可安於天命”。靈黿憤然曰:“即便二位天皇造天設神,但均是後天所生之輩,豈可臨駕你我之上”。神龍曰:“先天後天,均出上天,何薄厚之有。明道成仙,功在已身,無先後之別。老龍不才,願安天命,既便落個俗神,亦當盡職盡責”。靈黿曰:“二位天皇尚奈我不何,何況後生小輩乎”,言罷既往南山。靈黿一去,但見天池四溢,萬波競流,神龍恐將山真瀉盡,忙使冷風保之。頃刻之間,萬里昆侖,盡被冰雪。神龍對天祝曰:“但願昆侖永保純真,以歸天地之望”。言罷歸於北海。
感謝作者授權人類黨網站發表!
注: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
閱讀整本小說:⇣⇣